亚洲国产精品路线一|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91精品尤物国产在线播放|国产草草视频在线播放

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空巢老人需要社會
學會“種心田”
社會工作介入農(nóng)民工服務的多元功能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學會“種心田”

    年過半百的楊東恩是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最近因為4萬多元的捐款成為人們熱議的慈善人物。對于富翁來說,4萬多元只是九牛一毛,算不上什么大錢;對于一個生活并不富裕的普通人來說,這算得上是一筆巨款。

    人們?yōu)闂顤|恩的善行點贊,也探究他行善的原因。據(jù)報道,他省吃儉用捐出這筆錢,是因為上小學時的一件事。45年前,楊東恩上小學一年級,小學老師幫他墊付了2.5元學費。事過多年,他一直想報答這份恩情,用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幫助有困難的人。2015年8月,他捐給寧波市江東去慈善總會2萬多元,成立了楊東恩慈善基金。今年2月,他又到寧波市鄞州區(qū)慈善總會,捐款2萬多元,用于助孤助老。

    楊東恩的善行讓我們感受到慈善的力量。慈善來源于人的善心,知恩圖報是人們樂于行善的重要原因。兒時的記憶,2.5元的恩情,使他感恩老師,感恩社會,使他內(nèi)心充滿了溫暖,播下了慈善的種子。這顆種子在他的生活中孕育、發(fā)芽、扎根,在40多年以后,成為回饋社會的義舉。

    現(xiàn)代慈善已經(jīng)成為專業(yè)化、制度化的行業(yè),成為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但是,慈善發(fā)端于人們的善心,發(fā)展于人們改良社會、造福人類的責任心,成就于現(xiàn)代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財富的巨大積累。作為溫暖人心、扶危濟貧的重要手段,貧困關乎人心,離不開整體的社會氛圍,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因此,善行耕耘的是人心,是“種心田”的活動。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應該是慈善文化的基本要求。慈善并不高遠,也無需悲情,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慈善不僅僅是有錢人的事情,同時,也不僅僅只有所謂的弱者才是慈善救助的對象。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被救助的對象,同時,也都可以成為慈善事業(yè)的一分子。即便在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普通人的參與,一直是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僅就慈善捐款而言,在美國每年逾三千億美元的捐款中,來自個人的捐贈超過80%(含遺贈),有60%以上的美國家庭每年都捐款。

    慈善是件“種心田”的事業(yè)。它耕耘的是人心,播下去的是善種,是正人心、凈風氣的助推者。得到過慈善救助的人,更容易成為慈善的參與者,更愿意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充滿慈愛之心,就更容易融入社會,用正向的力量參與社會,為他人造福。

    慈善的種子不僅來源于受助。在幫助他人的善舉中,也會種下善種。在很多家族中,慈善就像接力棒,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猶如接力賽,薪火相傳,接力不止,成就“善二代”。據(jù)報道,浙江諸暨的一些義工組織,許多義工在做慈善的時候,帶上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從小就愿意服務他人、服務社會,這些年齡不大的小義工,把自己稱為“義二代”。慈善不僅可以代代相傳,也可以互相感染,在一個社區(qū)中,參與慈善的人多了,也會帶動他人,形成鄰里相望相助的氛圍。

    在一個物質(zhì)越來越豐富的時代,心田更需要呵護,更需要細心耕耘。種好了心田,社會就不會雜草叢生。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學中心副總監(jiān)

    劉麗波/文